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平凉要闻

平凉时评 | 让错峰游为经济社会注入持久活力

  • 时间:2025-05-12 09:54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当“五一”假期的人潮退去,旅游市场迎来价格“洼地”:杭州飞成都机票低至300元,杭州至云南六天五晚跟团游从7000元直降至2800元。这种显著的价格波动,不仅是市场供需的自然调节,更预示着错峰游正从消费端的被动选择,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引擎。若能充分释放其潜力,错峰游将为经济社会注入持久活力。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显示,2023年国庆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8.26亿人次,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10月1日游客量高达53.4万人次,远超承载能力。过度集中的需求导致景区服务质量下降,游客投诉量激增17%。而错峰游通过价格杠杆,有效平滑了旅游需求曲线。春节后,机票均价下降约三成,酒店价格降幅达50%,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节后一周仍接待60万人次,三亚亚龙湾民宿持续满房,实现了旅游市场从“脉冲式爆发”到“均衡化发展”的跨越,显著提升了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

错峰游的兴起,折射出社会结构与消费需求的深刻变革。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银发族”成为错峰游主力。数据表明,2024年1-9月,50岁及以上人群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6%,人均消费超出平台均值30%,其对文化体验与康养旅游的需求,推动旅游产品向品质化升级。与此同时,年轻群体追求“反拥挤”“沉浸式”旅行,催热小众目的地与特色体验项目。这种代际需求的交织,倒逼旅游行业从粗放式规模扩张,转向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加速了旅游市场结构的迭代优化。

然而,当前错峰游的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带薪休假制度在部分企业落实不到位,许多上班族被迫扎堆节假日出行;旅游企业存在“靠天吃饭”的惯性思维,淡季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中小城市旅游基础设施薄弱,难以承接错峰客流。此外,公众对错峰游的认知不足,也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要让错峰游持续释放活力,需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协同”的发展格局。政府应强化带薪休假制度的刚性约束,推广“弹性休假+微型假期”模式,同时加大对中小城市旅游基建的投入,培育区域性旅游热点。旅游企业要打破经营定式,开发季节限定产品,如冬季冰雪研学营、秋季非遗体验游,并运用会员制、动态定价等策略提升客户黏性。社会层面,应加强宣传,引导公众树立理性出游观念,建立淡季服务质量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错峰游不仅是旅游市场的优化选择,更是民生福祉提升的重要实践。当制度保障更加完善、市场供给更加多元、社会认知更加深入,错峰游将成为撬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点,为经济社会注入活力。(关育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平凉时评 | 让错峰游为经济社会注入持久活力
时间:2025-05-12 09:54

当“五一”假期的人潮退去,旅游市场迎来价格“洼地”:杭州飞成都机票低至300元,杭州至云南六天五晚跟团游从7000元直降至2800元。这种显著的价格波动,不仅是市场供需的自然调节,更预示着错峰游正从消费端的被动选择,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引擎。若能充分释放其潜力,错峰游将为经济社会注入持久活力。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显示,2023年国庆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8.26亿人次,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10月1日游客量高达53.4万人次,远超承载能力。过度集中的需求导致景区服务质量下降,游客投诉量激增17%。而错峰游通过价格杠杆,有效平滑了旅游需求曲线。春节后,机票均价下降约三成,酒店价格降幅达50%,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节后一周仍接待60万人次,三亚亚龙湾民宿持续满房,实现了旅游市场从“脉冲式爆发”到“均衡化发展”的跨越,显著提升了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

错峰游的兴起,折射出社会结构与消费需求的深刻变革。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银发族”成为错峰游主力。数据表明,2024年1-9月,50岁及以上人群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6%,人均消费超出平台均值30%,其对文化体验与康养旅游的需求,推动旅游产品向品质化升级。与此同时,年轻群体追求“反拥挤”“沉浸式”旅行,催热小众目的地与特色体验项目。这种代际需求的交织,倒逼旅游行业从粗放式规模扩张,转向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加速了旅游市场结构的迭代优化。

然而,当前错峰游的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带薪休假制度在部分企业落实不到位,许多上班族被迫扎堆节假日出行;旅游企业存在“靠天吃饭”的惯性思维,淡季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中小城市旅游基础设施薄弱,难以承接错峰客流。此外,公众对错峰游的认知不足,也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要让错峰游持续释放活力,需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协同”的发展格局。政府应强化带薪休假制度的刚性约束,推广“弹性休假+微型假期”模式,同时加大对中小城市旅游基建的投入,培育区域性旅游热点。旅游企业要打破经营定式,开发季节限定产品,如冬季冰雪研学营、秋季非遗体验游,并运用会员制、动态定价等策略提升客户黏性。社会层面,应加强宣传,引导公众树立理性出游观念,建立淡季服务质量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错峰游不仅是旅游市场的优化选择,更是民生福祉提升的重要实践。当制度保障更加完善、市场供给更加多元、社会认知更加深入,错峰游将成为撬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点,为经济社会注入活力。(关育兵

Baidu
xk星空体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