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办公桌”:社区治理创新的暖心之举
在灵台县方圆公寓小区门口,一张看似普通的办公桌吸引了众多居民的驻足。这张桌子不仅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台,更是连接居民与社区的桥梁。通过“流动办公桌”,居民们可以畅所欲言,提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与建议,而社区工作人员则现场解答、记录并承诺尽快解决。这种“零距离”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效率,也赢得了居民的高度赞誉。
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往往以“被动等”为主,居民遇到问题时需要亲自前往社区服务中心反映,不仅耗时耗力,还可能导致问题的拖延。而“流动办公桌”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社区工作人员主动走进小区,面对面倾听居民的心声,现场解决问题或记录诉求,真正实现了从“居民跑”到“社区来”的转变。比如西大街社区一位姓仇的老人反映的井盖松动问题,社区工作人员不仅迅速上门查看,还协调市政部门在当天下午完成了维修。这种高效率的服务让居民感受到了社区的贴心与务实。
“流动办公桌”不仅是服务方式的创新,更是社区治理理念的升级。过去,社区更多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而如今,通过“流动办公桌”,社区逐渐转变为“服务者”。居民可以围绕小区环境、停车难、养老服务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畅所欲言,积极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社区工作人员则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并承诺尽快落实。居民于某提出的建设低楼层老年活动场所的建议,社区工作人员不仅当场记录,还表示将尽快上报社区商定。这种“零距离”的沟通方式,让居民感受到了社区的尊重与关怀。
“流动办公桌”不仅是解决居民问题的平台,更是促进社区多元互动的纽带。在活动现场,居民们围绕各种问题积极发言,社区工作人员则耐心解答、详细记录。对于一些需要职能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工作人员当场承诺“马上联系、尽快落实”,并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对于一些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社区工作人员也会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并向居民做好解释。此外,“流动办公桌”还根据居民需求适时调整服务内容,确保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比如,针对居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将多组织相关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流动办公桌”是灵台县西大街社区深化拓展“逢四说事”议事协商机制的重要举措,也是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实践。通过这一平台,社区不仅实现了与居民的“零距离”沟通,还提升了解决问题的效率,真正做到了“服务居民零距离,解决问题高效率”。正如西大街社区党总支书记所言,“流动办公桌”将继续在其他小区巡回开展,并根据居民需求适时调整服务内容。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辖区居民搭建了方便高效的零距离服务平台,也为社区治理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从更深层次来看,“流动办公桌”的成功实践反映了社区治理理念的转变。它不仅仅是一种服务形式的创新,更是一种治理思维的革新。通过主动倾听居民需求、及时解决问题,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以人为本”的治理模式,不仅提高了社区服务的效率,也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 : 柳静霓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
上一篇: 泾川:持续优化政务服务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下一篇: “伙伴计划”点亮青少年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