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平凉要闻

新风润乡土 文明促振兴
——记全国文明村镇灵台县中台镇水泉村

  • 时间:2025-06-08 09:54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五月的灵台,草木葳蕤。在中台镇西川腹地,水泉村这块“全国文明村”的金字招牌,正绽放出新时代的文明光彩,演绎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沿着泾渗公路驶入水泉村,一幅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达溪河碧波荡漾,24座日光温室与383座钢架大棚错落有致,棚内瓜果飘香;露营基地里,游人闲适品茗,聆听流水潺潺,“村景交融”的田园诗意扑面而来。

近年来,水泉村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提高农民素质为抓手,按照基础配套与生态绿化同步推进,改善环境和助农增收相结合的思路,进一步巩固提升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成果,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特色振兴之路。先后荣获“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省级文明村”“甘肃省卫生村”等称号,文明之花在这片沃土上绚丽绽放。

漫步村中,青山环抱下,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硬化道路通达户户,庭院花草竞相争艳。村民李小春正在打理自家庭院:“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大家都争着当卫生标兵。”通过“积分超市”激励机制,像李小春这样的卫生示范户已兑换生活用品百余件。

文明乡风的培育,离不开创新治理。水泉村深入开展“三评三树”和“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始终坚持“标准高、程序严、数量精”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在创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把公开、公平、公正体现在创评的各个环节,确保了创评具有先进性、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评选“最美家庭”22户、“好婆婆”11名、“好媳妇”8名,结合积分超市兑换活动进行了表彰奖励,有效提升了村民素质。49岁的“好媳妇”姚菊红坦言:“现在邻里互助多了,村子越来越和睦。”

每周的“小板凳”议事会上,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而融洽,说的都是群众关心的“大事”,议的都是村子发展的“热事”。通过“三会一课”“道德讲堂”、红白理事会、议事“小板凳”群众会,开展环境卫生清洁、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35次,引导党员群众以实际行动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形成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产业振兴是文明创建的物质基础。眼下正值农忙时节,水泉村的蔬菜大棚内一片繁忙,村党支部书记薛小伟正在查看新一茬西红柿长势:“我们推行一年多茬种植,这座温室年收益可达1.2万元。”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发展特色种植,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露营基地、光伏发电等新业态,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按照“一园三带八基地”蔬菜产业发展总体思路,持续试引新技术新品种,紧盯现有24座日光温室,383座钢架大棚,按照“转换经营机制、浓缩主栽品种、提质创牌增效”的工作思路,主抓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的育苗种植,常抓小叶菜规模种植,辅种紫甘蓝、西瓜、甜瓜。实现常态化一年四茬种植,不断提升水泉绿色蔬菜品牌的知名度和综合效益。

“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深化‘文明+’战略,推动水泉经验在更大范围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鲜活样本。”薛小伟表示。

 (记者 : 郭佳玥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风润乡土 文明促振兴 ——记全国文明村镇灵台县中台镇水泉村
时间:2025-06-08 09:54

五月的灵台,草木葳蕤。在中台镇西川腹地,水泉村这块“全国文明村”的金字招牌,正绽放出新时代的文明光彩,演绎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沿着泾渗公路驶入水泉村,一幅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达溪河碧波荡漾,24座日光温室与383座钢架大棚错落有致,棚内瓜果飘香;露营基地里,游人闲适品茗,聆听流水潺潺,“村景交融”的田园诗意扑面而来。

近年来,水泉村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提高农民素质为抓手,按照基础配套与生态绿化同步推进,改善环境和助农增收相结合的思路,进一步巩固提升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成果,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特色振兴之路。先后荣获“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省级文明村”“甘肃省卫生村”等称号,文明之花在这片沃土上绚丽绽放。

漫步村中,青山环抱下,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硬化道路通达户户,庭院花草竞相争艳。村民李小春正在打理自家庭院:“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大家都争着当卫生标兵。”通过“积分超市”激励机制,像李小春这样的卫生示范户已兑换生活用品百余件。

文明乡风的培育,离不开创新治理。水泉村深入开展“三评三树”和“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始终坚持“标准高、程序严、数量精”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在创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把公开、公平、公正体现在创评的各个环节,确保了创评具有先进性、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评选“最美家庭”22户、“好婆婆”11名、“好媳妇”8名,结合积分超市兑换活动进行了表彰奖励,有效提升了村民素质。49岁的“好媳妇”姚菊红坦言:“现在邻里互助多了,村子越来越和睦。”

每周的“小板凳”议事会上,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而融洽,说的都是群众关心的“大事”,议的都是村子发展的“热事”。通过“三会一课”“道德讲堂”、红白理事会、议事“小板凳”群众会,开展环境卫生清洁、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35次,引导党员群众以实际行动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形成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产业振兴是文明创建的物质基础。眼下正值农忙时节,水泉村的蔬菜大棚内一片繁忙,村党支部书记薛小伟正在查看新一茬西红柿长势:“我们推行一年多茬种植,这座温室年收益可达1.2万元。”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发展特色种植,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露营基地、光伏发电等新业态,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按照“一园三带八基地”蔬菜产业发展总体思路,持续试引新技术新品种,紧盯现有24座日光温室,383座钢架大棚,按照“转换经营机制、浓缩主栽品种、提质创牌增效”的工作思路,主抓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的育苗种植,常抓小叶菜规模种植,辅种紫甘蓝、西瓜、甜瓜。实现常态化一年四茬种植,不断提升水泉绿色蔬菜品牌的知名度和综合效益。

“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深化‘文明+’战略,推动水泉经验在更大范围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鲜活样本。”薛小伟表示。

 (记者 : 郭佳玥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

Baidu
xk星空体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