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起阡陌间 乡村振兴展画卷
——华亭市安口镇朱家坡村解锁“全国文明乡村”表彰背后的密码
文明,是乡村最“真”的幸福底色,也是村民最“实”的美好依靠。近日,华亭市安口镇朱家坡村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乡村”荣誉称号。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朱家坡村的蜕变,是平凉市文明乡村建设的生动缩影。
只有走进朱家坡村才能解锁其国字号表彰背后的“文明密码”。伴着和煦的微风,漫步在朱家坡村平坦的道路上,满心都是惬意。600米观光步道、200米文化墙……“党史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村民公约”“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家风家训”“移风易俗”等内容丰富的文化墙、文化长廊点缀在村落各处,与干净整洁的道路、郁郁葱葱的绿化、淳朴温馨的农家小屋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雅致的文明画卷。
抬头远望,映入眼帘的便是整齐排列的现代化蔬菜大棚。设施蔬菜基地里,各类蔬菜长势喜人,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嫩绿的黄瓜挂满藤蔓,圆润饱满的西红柿缀满枝头,翠绿的辣椒生机盎然,阳光透过大棚薄膜,点点光斑在一片片鲜嫩的菜叶上跳跃,放眼望去满眼皆绿。
“党建+富民产业”实现文旅康养,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党建+乡村建设”激活基层治理,给乡风文明增添“魅力”……正凭借“党建+”模式的强劲核心驱动力,朱家坡村完成了从落后到先进的华丽转身。
朱家坡村位于华亭市安口镇西部,距华亭市6公里,天平铁路、天平高速穿境而过,南川河横贯全村,生态条件良好、交通条件便利,为农产品生长、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优质条件。借助天然优势,2015年,高原夏菜种植项目落户朱家坡,村“两委”班子带领干部群众一起发展蔬菜产业;2018年,朱家坡村借力“三变”改革,由村党支部领办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亩,建成日光温室10座用于种植时令果蔬……这一项项措施让村子迎来了转机。
清晨的露水还挂在叶片上,朱家坡村的农户们早已穿梭在蔬菜大棚间。家住朱家坡村芦子沟社的蔬菜种植大户鲁志刚巡视完自家棚里一排排嫩绿的黄瓜藤。“我2020年开始承包了20座大棚,种植的黄瓜、辣椒、西红柿长势都很好。”鲁志刚告诉记者,今年销量不错,大部分都销往各大商超,自己大棚雇佣的工人也都是村里乡亲,根据种植、采摘、施肥等不同种类工作,每人每天工资在80到100元不等,自己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乡亲们把钱包鼓起来。
朱家坡村党支部书记孔彦荣介绍:“我们依托绿色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112户群众以土地入股及出资人入股方式流转土地500亩,逐年建成蔬菜拱棚176座、日光温室20座、智能日光温室5000平方米,采用绿色无公害栽种方式种植时令果蔬,以休闲采摘的模式进行出售,年产蔬菜150吨以上,带动安口镇、神峪乡群众通过劳务、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47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至1.2万元,进一步释放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让群众富起来才能更有力气谋发展。朱家坡村深知,从“吃得饱”到“过得好”,需要产业转型升级。村里以设施蔬菜种植为基础,深挖农业附加值,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让昔日单纯种植蔬菜的农田,摇身一变成为集采摘体验、田园观光于一体的生态乐园,走出一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子。
盛夏时节的朱家坡村悠然田园休闲一体化乡村基地,人流不息。6月27日,安口镇朱家坡村第六届乡村旅游果蔬采摘月活动举行,漫步在村子里,目之所及皆是如诗如画的田园盛景。大家远离城市喧嚣,手提竹篮穿梭在串番茄、地黄瓜、草莓、玻璃翠甜瓜等时令果蔬之中,享受着惬意的时光。
38岁的朱兴明是朱家坡村河南社的草莓种植产业致富带头人,2018年以4座温室大棚为起点,开启“甜蜜致富路”。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至今已建成草莓种植园1个,草莓种植大棚15座,其草莓基地被列为镇乡村旅游核心项目。他告诉记者:“产业发展了,大家有钱了,才有心思和精力搞文明创建,日子才能越过越有奔头。”
产业致富为文明乡村提供了物质根基,文明乡村为产业振兴注入了可持续动能。两者双向赋能才能让老百姓拥有获得感、幸福感,真真正正地实现乡村振兴。
曾经,朱家坡村道路两旁杂草丛生、生活垃圾乱扔乱倒、乡村小道坑洼不平泥泞难行。然而,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推进,村子协商制定《朱家坡村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建设规划方案》,按照支部引导、群众参与、共同提升工作思路,结合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植树造林、厕所改造、河道治理等工作中来,让朱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村民们谈起村子的改变,脸上个个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村民朱荣告诉记者:“一眼望去都是绿,村子环境干净整洁,咱住着心情也舒畅得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了环境卫生治理常态化,这仅仅是文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村上还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孝善理事会等制度,抵制高额彩礼、破除封建迷信。积极开展‘最美家庭’‘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通过榜样的力量,提高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提升群众思想道德内涵。”村干部朱光平说。
“在乡村建设中,基层治理通过优化村规民约和议事平台,动员村民共同改善基础设施,而乡村建设的成果又推动基层治理不断创新。”孔彦荣说,我们按照镇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要求,村两委筹资建成村级综治中心,实行统一领导、集中办公、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推进网格化管理,进行村域网上网下治安巡逻,并深入推行“一核三化四联”乡村治理模式,创新“镇、村、社三级联动,排、访、调三措并举,情、理、法三者相融”的“三三三”平安创建工作机制,全方位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培育邻里互助、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
推进全国文明村创建工作、深化移风易俗行动、建设“美丽宜居村”“卫生清洁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朱家坡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肌理,在文明乡风的滋养下,邻里互助、崇德向善的氛围愈发浓厚,村民们不仅收获了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更凝聚起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如今的朱家坡村,处处焕发着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平坦宽阔的柏油路连通家家户户,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树丛中,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垃圾分类箱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为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增收,村里深挖资源禀赋,将特色种植与乡村旅游产业作为发展引擎,给村民打造了家门口的“致富路”,实现乡村振兴。更令人欣喜的是,村民们在物质富裕的同时,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朱家坡村部陈列的一个个文明村、示范村、“最美家庭”奖牌就是获得国字号表彰最有力的证明。
走出朱家坡村记者解开了其蜕变背后的“文明密码”。文明乡村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与生动写照,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华亭市安口镇朱家坡村宛如一位弄潮儿,以“党建引领”为舵;用“设施农业+产业融合”当楫;把“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作帆,经过一代代人不懈努力与创新实践,共同勾勒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乡村新图景。
(记者 : 孙娅玮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
上一篇: 平凉市核发首张分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